踏上環境工程這條路 (2)

這是我在工作後得來的小小心得

霈軒 (Owen)
Jul 27, 2022

上期提到在大學的最後一年時間,開始認為自己應該會像是自己的父輩一樣在經商的道路上行走著。雖然如此,那時候還是聽從了大學認識的恩師的建議,毅然決然申請且就讀國外的碩士班。最終我選擇了瓦赫寧恩大學 (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並攻讀環境科學碩士,在學期中不僅開始深入微藻技術,同時開始去思考為什麼荷蘭人有著一種特別會經商的頭腦(自從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始)。

包含受家人和到荷蘭唸書的影響,選擇畢業論文的時候都選擇與家中產業和微藻有關的研究,其實這對我也帶了不少啟發—研究對一間公司的影響性。秉持著對微藻和生物性塑膠的興趣,回到台灣後就開啟了長達約五個月與台灣學者的交流,並試圖去瞭解他們對微藻技術用於環境工程上的看法,雖然以學者的角度多是非常樂觀,但後來真正從需求者的角度來評析,才發現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

因此,在這五個月的期間又試圖去發掘其他和水處理相關的技術,同時試圖去兼顧微藻技術的可行性。後來輾轉透過一位認識已久的老師介紹,認識了目前在商業上合作的一位老師。他是一位做與材料相關的老師,同時也在水處理界上有廣泛的應用。自此,開啟了我與老師的合作,雖然後來離開到顧問公司上班,接著到美國來繼續攻讀創新學程,這並沒有阻礙我和老師的持續交流。

從畢業之後,就一直有著一股想創辦公司的想法,但時不時也冒出有需要到業界去好好進修的想法。

根據自己在環境工程學習和產業的經驗,傳統的環境工程學多半是與「水」脫離不了關係,與其他環境中重要的資源,如「能源」和「礦物資源」等的關係則較為疏遠。當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水」在我們生活中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一個資源,而水資源的淨化和後續處理也相對其他領域較為成熟。水處理的產業可謂是相當多元且有趣,但以市場面來說卻也是極度的競爭。

雖然目前也一頭栽進了水處理產業,但由於「水」是一項民生必需品,長時間以來都高度的保有穩定的市場。因此,如果能夠將處理能效和產品效率大幅提升,便是一項新技術的市場。在這邊順帶上巴菲特曾經提過的股票投資原則:投資具有強大護城河的公司。目前與老師的合作仍在努力的維持,同時期也在美國試圖尋找任何有的合作機會。

在美國的這段時間其實也讓我認識到為什麼許多人會對美國這塊土地帶有美好的憧憬。由於美國確實具有很高的發展空間,而且也有相對大的包容性。然而,由於水處理產業在美國也已經有百年歷史,在技術上的革新多半需要與物美價廉且高效率有關。所以截至目前,我依然還在環境工程這一條道路上著墨,但我也很堅定會持續地為環境付出努力,確保我們的下一代也可以享有跟我們一樣的美好地球。

Image by Joshua Choate from Pixabay

--

--

霈軒 (Owen)

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 who loves Nature and Frogs! Let’s enjoy what the Earth brings to us and secure it! // 熱愛大自然、熱愛青蛙的環境工程師 // 讓我們一起遨遊並沈浸在大自然中吧!